展開第二次捷克之旅之前,
先跟大家分享捷克的國徽跟國旗好了。
我們現在所謂的捷克共和國,
是由以前的波西米亞、摩拉維亞還有一部分的石雷茨科(這是啥啊!?)組成。
所以國徽上也就是這三個地區所代表的顏色跟圖騰,
左上和右下的白色獅子代表波希米亞,
右上角藍底的老鷹代表摩拉維亞,
左下角的黑色老鷹代表石雷茨科。
而國旗的部分,以波希米亞的紅白旗加上代表摩拉維亞的藍色三角形共同構成。
好!
介紹完國旗跟國徽,開始進入我喇低賽風格的遊記主題。
人家常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的快。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方式時間也會過得特別的快,
那就是當你沒有去注意它的時候,
出發前往捷克日子的到來,就屬於這種咻~一下子就到了,
記得才剛確定日期、繳完訂金,
一轉眼距離出發只剩下一個禮拜,再一眨眼就已經拖著行李準備出發了。
時光有飛逝的,那當然慢如蝸牛的,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當兵那度日如年的日子。
當兵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算算看自己還有多久可以解脫,
每天都算、每天都看,時間就過的奇慢無比,無比煎熬,
幾乎全台灣的男性都可以證明,這是無庸置疑的。
出發前的整理行李也是一門學問,
因為要出去十天,(其實扣前扣後實際玩的只有七天七夜)
看了一下我庫存的內衣褲還有襪子都呈現不足十件的狀況,
要趕快補貨,一定要補足10+1的數量才行,
也就是我十天的行程,我就帶了至少十套的內衣褲、襪子還有衣服。
千妏一直覺得我根本就是找自己麻煩,
可是沒有帶足夠的乾淨換洗衣物,會很沒有安全感。
整理完都還沒出發,我的行李箱就已經快蓋不起來了!
在機場託運秤重的上限是20公斤,
我人都還在國內,行李就已經已經到了臨界點19.6公斤。
我在捷克跟導遊分享這件事情的時候,
她就問說:『為什麼會那麼重?』
我:『我光是衣服就帶了十套。』
她回答說:『可是我看你每天都穿的一樣啊~』
這個導遊的一大特色就是講話的戰鬥指數非常的高,
一針見血,毫不拖泥帶水,非常的酷,我很欣賞,哈哈~
這也難怪,因為每天就是外套跟牛仔褲啊,
誰會看到裡面穿的是什麼。
最主要我是沒有想到可以到那邊洗內衣褲跟襪子,
怕沒有乾,那就很麻煩,
不然要我把穿過的內衣褲跟襪子沒有洗再穿一次,我實在是沒有辦法。
到了出發當天,上午正常上班,
下班以後回家洗個澡,把整理好的行李箱再檢查一次,
帶著愉悅的心情去接阿妏仔,一同前往台南高鐵享用晚餐。
這是離開台灣的最後一餐,我們選擇吃爭鮮迴轉壽司,
吃一吃覺得好像還是有點餓,我們又到隔壁的摩斯漢堡點了一個套餐,
吃飽喝足以後,搭上北上的高鐵,往桃園機場前進了。
因為我們的高鐵到桃園站時間是九點十四分,
預計搭接駁車到機場至少也要二十分鐘,
應該會超過旅行社跟我們約的集合時間九點半,
阿妏仔在高鐵上傳了封訊息給導遊,告訴她我們會晚一點到,
導遊非常有效率的馬上回覆,有線上客服的FU~
下了高鐵,快步出站,馬上買票搭上接駁公車,不到五分鐘就發車了,
整個完全就是無縫接軌。
就算接駁公車沒有耽擱到,
當我們到桃園機場第一行廈集合地點的時候,
大概也差不多九點四十分了!
本來以為我們會是最後一名,
結果不是,我印象中好像還有比我們還要晚一點點的人。
到達集合地點的時候,導遊已經佈達了一些注意事項,
因為我們比較晚到,所以沒有聽到。
不過沒關係,我們有一對一專人講解,
導遊過來跟我們收護照,順便叮嚀剛剛我們沒有聽到的注意事項,
並且發了一個有她名字在上面的小提袋,裡面有一些小點心,
還有粉亮亮的行李箱扣帶、愛心型別針。
交代完注意事項以後,開始發登機證,準備托運行李。
在托運行李的過程當中隱約有聽到,我們同團的人好像有人帶錯護照了!
當下我的直覺告訴我,那除非家住台北、桃園,不然他一定來不及。
託運完行李,在機場閒晃了一下,下載等一下要在機上看的漫畫,
拍一下出國前一定要拍的登機門告示牌,
都搞定了以後,就非常愜意的到候機室等候飛機。
在候機室的時候,導遊一一的來跟我們說,她坐在哪一個位置,
在飛機上有問題,隨時可以找她反應,
看了一下座位,好巧,她就坐在我們旁邊!
如果有問題的話,非常的方便,甚至不用起身。
這時候對於這位導遊的認真程度,慢慢了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
有一點我覺得她超厲害的,我們才剛見面不超過二十分鐘,
加上候機室裡面少說也上百人,她可以一一把她的團員找出來,然後佈達資訊。
登機時間一到,大家魚貫進入機艙內,
其實時間有稍微延誤了一點點,其實這也不足為奇,
飛機延遲幾分鐘應該算是常態。
就當我們隨身行李放好,鞋子脫掉,準備進入最放鬆的時候,
我旁邊突然出現一對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夫妻,
其中老公整個就是汗流浹背,真的不誇張,他的汗像是水龍頭一樣流個不停,
然後他開始脫衣服,脫到只剩下“吊嘎啊”,然後瘋狂的擦汗。
他們趕上了!!!
我前面說的我們這團有人帶錯護照,就是他們,真的是有如奇蹟般的事情發生了!
這個閃失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絕對是跟大家說再見,目送飛機劃向天際,
已經繳納的旅費也直接灰飛煙滅,
家住台南的我,根本就不可能在兩個小時內把護照送到。
雖然他們住在苗栗,但是他們做到了!
不過想想,就算是住苗栗,一趟車程到桃園少說也要一個多小時,
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是請馮迪索來當他們的司機,
才有辦法達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飛機起飛了,開始展開漫長的交通時間,
看著螢幕上到達目的地的距離顯示著8000KM,
這大概是到目前為止,我離家最遠的一個距離吧!
到了大概一點半,開始送飛機餐點,
其實我也不清楚這一餐是在吃哪一餐的,
管他的,反正人家送餐,你吃就對了!
飛機餐都好像大同小異,除了飛日本有味增湯當飲料以外,
其他除非真的很餓,不然它的功用就是添飽肚子,不會好吃到翻過來又翻過去。
吃完了宵夜,跟空姐要了牙刷、拖鞋、耳塞、還有眼罩,
刷完牙,把所有裝備都戴上,開始我的強迫自己睡眠的煎熬時刻。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在交通工具上是睡不著的,
所以這樣趟十四個小時的路程,對我來說是一種考驗。
就這樣醒醒睡睡、睡睡醒醒,其實我也不清楚我有沒有睡著,
一直到了早上大概十一點多吧,又再一次送上餐點,
吃完了這一餐,機上的大家也都慢慢的醒來了,
廁所已經開始出現排隊的人潮,
女生們也開始準備梳妝打扮一番了。
吃完餐點,大概過了半部電影的時間吧,
維也納機場到了,這邊的當地時間是上午六點多,大概是台灣時間下午兩點多。
嚴格來說,第一天已經結束,直接接到第二天了!
第一天就是在飛機上度過,其實最後一天也是如此。
下飛機先在登機門口點名整隊,順便交代一下要注意的事項,
交代完以後,大家排排隊準備出關。
其實這邊的出關算是蠻快的,沒有什麼耽擱到,
出完關大家把托運行李從托盤上拉出,也是迅速完成任務。
大家都拿到行李以後,
導遊就帶我們到機場裡的超市旁邊排隊上廁所(免費)
順便整理一下隨身的行李,看有那些要放大行李,哪些要放隨身行李。
這時候當然是要把最重要的自拍神器給拿出來,
它可是這趟旅程很重要的角色,雖然後來他出師未捷.....
順便查一下氣象,外面只有一度,所以也順便把要穿的衣服從行李箱拿出來。
等大家都整理好行李,上完廁所以後,導遊就帶隊出機場。
外面的氣溫真的蠻低的,但是很舒服,不會冷到讓人受不了的那種溫度。
走了大概三百公尺,來到了要陪伴我們整趟旅程的巴士,
旁邊站著留著烙腮鬍的司機先生。
我回到台灣才發現,我好像忘記跟司機拍照了。
上了我們的巴士,導遊就先給每人一顆當地特產,莫札特巧克力,
由於我對於甜食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我並沒有品嚐這個當地特產,
就算他是用我的偶像的名字,就算他要價不便宜,我還是沒有吃。
上了巴士就直接從維也納拉車拉了大概一個多小時,
準備到了維也納跟捷克的邊界,做第一次的休息。
窗外的風景就是台灣完全看不到的景色,
一整片的草地蜿蜒在高高低低的山丘上,
大大小小的牧場充斥其中,一望無際的遼闊,
台灣真的無法出現這樣的景、這樣的美。
在前往邊界的路上導遊先跟我們講解接下來幾天的行程,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到了捷克邊界,放我們大家下來放風,在外面吹吹冷風順便上上廁所(免費)。
我們也隨手就買了一包他們的洋芋片來吃吃看。
放牛吃草完以後再次上車,直接往我們的第一個行程景點前進。
世界遺產-Telč 帖契
當車子快抵達帖契的時候,導遊開始發放耳機還有接收器,一個人一組。
整趟旅程下來,這組耳機非常的重要,
導遊所要佈達的資訊或者是故事的講解甚至是購物指南,都靠它了。
不過這一次我們使用的耳機系統是新的,
導遊第一次使用這套系統,所以剛開始需要摸索一下,
問題好像有一點點多,
收訊不是很好,一直斷斷續續,導遊搞了很久....
當導遊在搞麥克風發射器的時候,就是我們放牛吃草的時間。
導遊的麥克風搞了大概有半個小時吧!
這段時間明明就是放風時間,可是大家卻都不太敢走太遠...
已經千里迢迢來到歐洲了,
不多走多看,怎麼對得起自己,反正在最後集合的時間再跟大家會合就好了,
導遊不可能把我們丟包在這邊的。
可是乖寶寶的大家都只敢在附近游移,所以城外的湖景殺了我們不少的底片。
過了好一陣子,導遊的麥克風“疑似”是修好了!
不過還是沒有很穩定,都斷斷續續的,
我很喜歡聽故事,更喜歡歷史故事,
可是這樣斷斷續續的訊號,讓我非常的賭爛,於是我就把我的接受器關掉,
心血來潮的時候才打開來聽。
所以很多時候只能用自己的眼睛跟相機去感受現場的氣息。
不過這真的有點可惜,因為導遊介紹的故事其實很難在書本上找到,
應該說,這些歷史資訊在當地比較機會獲得,
在台灣比較少有那種專門介紹捷克當地歷史的書。
可是斷斷續續的收訊,很容易讓我歸爛趴火,
就跟你講電話斷斷續續的那種感覺一樣。
因此導遊介紹的歷史故事,我都只聽到了皮毛,
只能盡量跟大家分享囉。
帖契城外是一個環境清幽且寧靜的一個小鎮,
光是城門入口前的湖面景色,就整個有讓人放鬆的感覺,
這邊我覺得很適合漫遊,慢慢的走著,感受歐洲獨特的鄉村氣息。
漫步在其中,整個就非常的舒服。
帖契城內算是蠻特別也蠻具代表性的建築群。
這邊的建築少說也都幾百年了,
他還保留著當年的樣貌,連顏色都要一模一樣,
這是身為世界遺產的基本原則,只要是要動到房子,
不管是內部整修、裝潢,還是外部的整修,都是要經過申請的,
不是你自己想要怎麼搞就怎麼搞,這也是保存古蹟必要的規範。
古蹟可以保留得那麼的完整,
我覺得很大的原因可能跟這邊沒有地震跟颱風有蠻大的關係,
當然他們對於歷史文物的保存有一定的共識,也是蠻重要的因素。
來到這邊,我們先進行我們捷克的第一餐,
一家名叫摩達維亞串燒。
他位於帖契塔樓的後面,
說到塔樓,如果要論帖契的發展,這邊應該算是最早的起始點,
西元一千多年就已經有建築存在了,然後再慢慢地發展成現在的規模。
摩達維亞串燒是一間蠻精緻的餐廳,
用餐環境不怎麼大,我們就一票人擠在小小的空間裡,
旅行社的手冊上面,寫得好像蠻厲害的,
不過吃起來就一般般,肉的口感就是“柴柴”的,
飯的話就是乾乾的,我覺得跟去泰國吃到的米很像,
可能是飲食習慣的問題,我們的米比較濕比較鬆軟,
他們的米比較乾,也比較硬一點,吃起來有點不習慣。
來捷克的每一餐一定有餐前飲料、餐後飲料還有餐後甜點。
餐前飲料必定是啤酒、果汁、汽水、白紅酒,飯後飲料一定是咖啡跟茶。
因為小弟對於酒這種東西,實在是沒有辦法,所以一路都只喝果汁比較多。
而每餐飯後除了有飲料,也一定會有甜點。
導遊說他們這家的甜點非常的有特色。
我想可能是天氣比較熱,人數比較多,所以端上來冰淇淋幾乎都融化了。
用我的形容詞來形容它就是,
這是一道快融化的冰淇淋上面蓋著一層千層蛋糕皮旁邊還有一坨鮮奶油的點心。
吃完了我們的第一餐,跟導遊換了一下當地的貨幣-克朗以後,
就又到了放牛吃草時間,
大家各自解散,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
前往餐廳的路上,導遊有稍微跟我們講解一下地理位置,
有提到廣場的西邊有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拍照景點,
所以我跟阿妏仔就決定先往那個景點前進,
然後再繞回來廣場拍照兼買當地特產。
前進不是秘密的秘密景點的小巷弄,超有異國風情的。
說實在的,出國前我完全不會上網搜尋,到這個國家有什麼必買的東西,
也就是購物慾望非常的低落。
對我來說,出國的主要目的絕對不是購物,
整個就是沒有購物清單就出門了。
一路上我就是別人買什麼,覺得不錯就跟著買什麼。
而帖契有名的就是他的小房子,非常的古錐,
本來只是想說一探究竟,沒想到一進到店裡,裡面已經塞滿了我們的掃購團,
這時我也一個不小心掃了三間房子跟一個鐘塔。
這個鐘塔要特別提一下,
我買的這個鐘塔原本是老闆放在櫥櫃裡的展示品,
我看了很喜歡,可是他店裡面卻沒有這個顏色的鐘塔,
老闆拿了很多其他款式、顏色的鐘塔,我都不喜歡,
我就是堅持要她櫥櫃裡的那一座。
為了表達我堅定不移的購買決心,
我就用我的破爛的英文還有我引以為傲的肢體語言跟她溝通,
後來終於感動了她,她才拿出來賣我。
(其實她可能是不想要我打擾她做生意,所以趕快拿出來賣我,打發我。)
帖契最有名的應該是廣場裡每一間都長得不一樣的房子,
有一個說法是像這樣每間都蓋得不一樣的房子,
其實有點要證明自身財力的感覺,
人嘛,總是愛面子,輸人不輸陣,要蓋就要跟別人不一樣,
除了花俏程度,聽說窗戶的多寡也是判定財力的一個指標。
城內廣場裡有一根黑死病的紀念柱,
這種紀念柱在歐洲的一些廣場很常看到,
因為黑死病對於中古歐洲來說,真的是一場大災難。
這種紀念柱主要用意就是感謝上蒼讓我活下來。
畢竟當時能躲過黑死病,真的是除了感謝老天,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
黑死病現在的解釋就是鼠疫,當時肆虐在中古世紀的歐洲的疫情,不是寫個慘字就可以形容的。
當時黑死病橫掃歐洲,死了七千多萬人,中古歐洲有30%的人都死於黑死病,
有些地區甚至超過50%的人死於這場瘟疫,
這也改變了當時的社會結構,
畢竟瘟疫這種東西,是不分貧富、不分身份地位的,他要你說再見,你不能說等會兒。
對於宗教的影響就更大了,因為當宗教無法解決這種傳染病的問題,
自然就會讓人們對於信仰產生懷疑,因此也為往後的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筆。
經過黑死病的肆虐還可以倖存下來的人,真的就是非常幸運的幸運兒,
所以為了感念上天讓他們活下來,因而樹立了這種紀念柱來還願。
結束了帖契的參觀,我們又拉車拉個一個多小時,
來到了第二站Budějovice 巴德傑維契(百威城),這個時候大概下午三四點吧!
我們先到有四五百年歷史的百威城廣場飯店check in,擺放行李。
百威廣場正式名稱應該是: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廣場,
他是為了紀念十三世紀波希米亞國王-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而命名的,
不過落落長的名字誰會去記他啊,還是他的綽號百威廣場好記。
而百威呢?
就是你想的那個百威,百威啤酒的百威,這邊是發源地。
這個飯店很妙,除了歷史悠久以外,他還是由三棟建築合併起來的,
我猜應該是不同時期慢慢擴建發展起來的,
這種不是一次就蓋起來的飯店,格局通常都蠻特別的。
像我們的房間,屋頂是可以看到木頭懸樑的。
已經四五百年歷史了,可是內部非常的寬敞舒適,
正對百威廣場更是它的賣點之一。
喔~今年非常的巧,剛好是巴德傑維契建城七百五十週年,
也就是說在我們元朝,蒙古人統治中國的時候,他就建城了!
想想元朝的建築都已經化成灰了,這邊還保存得那麼好,真的是不簡單。
這邊也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這趟旅程發生了兩件打擊我愉悅心情的小事件,這件是其中一件,
而且這件算是小咖的,後面那一件打擊更大。
回到飯店的第一件事,絕對是幫相機充電,拍了一整天也用掉了一顆電池。
當我打開行李箱找相機充電器的時候,發現他不再隔層的網子裡,
整個有晴天霹靂的感覺,讓我差點去撞牆壁,
沒有相機,接下來的幾天要怎麼有心思玩下去。
非常的懊惱,我明明就有再三的檢查,怎麼會不見了!!!
阿妏仔看我非常的激動、沮喪,她只是冷冷地說:『不然就用手機拍而已阿。』
這完全沒有安慰功效的一句話。
後來我想到兩個方法,一個是問導遊這附近有沒有得買充電器,
就算一個賣一千我也是得買!
導遊的回答是,那要等後天才有機會到3C賣場。
第二個方法就是,剛好我們團裡有人跟我拿一樣的相機,
我想請他如果充完以後,可以借我充,應急一下。
雖然這兩個方式是可行的,可是還是影響了我的心情。
帶著低落的心情步出了房間,因為集合時間還沒有到,所以先到廣場閒晃一下,
同團的大家也都拿著相機四處捕捉美景回家,
拍了幾張照,心情依舊低落,到了集合的時間,回到飯店大廳集合。
分組點完名以後,導遊帶領著我們往外走,
開始介紹這個廣場跟附近建築的歷史典故。
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廣場呈現正方形,邊長都是133公尺,非常得有特色。
以前它是一個大規模市集,
巴德傑維契地處伏爾他瓦河和莫塞河的交界處,算是交通中樞,
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也算是一個蠻有生意頭腦的人,
因為這邊地處交通要道,所以他規定如果要運送貨物經過這邊,
要先來這個市集賣個三天,才可以通過。
這是一個雙贏的策略啊,為當地帶來交易人潮,為商人帶來利益,
這邊也就慢慢的發展成為一個大型市集。
廣場正中央的參孫噴泉,(我們去的時候時間點,捷克所有噴泉都沒有噴泉)
以前是用來引進伏爾他瓦河的河水來給當地居民使用,
他是一個有功用的噴泉,並不是只有裝飾用,
可是到現在已經不需要這樣的給水方式,
所以現在他就變成單純裝飾用的噴水池了。
為什麼叫參孫噴泉?
因為他上面的雕像是參考舊約聖經裡的大力士參孫降獅神話而設計的。
廣場的西南角,是他們的舊市政廳,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上面四個人代表的意思為公平、勇氣、智慧、謹慎。
而且建築元素非常的豐富,上面的部分是後來十八世紀加蓋上去的,
捷克對於這種結合新舊建築的技術很厲害,
雖然分屬不同時期蓋的,可是跟我的年紀一樣,完全讓人看不出來。
廣場的東北角,可以看到一座高塔,名叫黑塔,建於十六世紀中期,
顧名思義就是因為他黑嚕嚕的,所以才叫黑塔,
以前的功用就是報時、消防警報,當然還有地標啦。
當然這個廣場當中也是不乏有道聽途說的神奇故事。
廣場上有一顆上面顆著十字的石頭,很明顯就跟其他的地面有差異,
這是15世紀,當時有好幾個年輕人,因為反抗當時的政府,而被處死在這裡,
傳說那幾個被處死的年輕人的血,一直留在這顆石頭上面,怎麼洗都洗不掉。
相傳如果踩到這顆石頭的人,沒有辦法回家(難道是魔獸世界裡的爐石!?)
我覺得比較有可能是鬼擋牆。
所以他又被稱為迷途之石、漂流石。
因為富有傳說的色彩,所以當地人也就把它保留到現在。
導遊一邊介紹一邊慢慢的步行帶我們晚餐用餐的地點,
這家餐廳也是大有來頭的,
剛剛說過,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廣場以前是市集,市集就難免會有肉販,
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覺得把肉販把廣場搞的湯湯血血水水,實在不雅觀,
於是他就挑了一個地方,專門給肉販做生意,後來發展成為肉品市場,
也就是我們用餐的這個地方,現在已經改成餐廳了。
所以說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不只有生意頭腦,還有都市規劃的概念。
介紹一下晚餐,在旅行社的手冊上,今天的晚餐他寫是:主廚推薦餐。
我發現主廚推薦餐,好像都是打發人用的.....
餐前飲料有百威啤酒,喝過的人都說讚,包括我們家的阿妏仔,
可惜啤酒對我來說,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主食的部分,男生吃豬排,女生吃鱒魚。
我滿心期待的豬排,結果一吃,竟然是台式炸豬排,我整個都軟了~
讓我來國外吃到道地的台灣料理,真的她母親的。
不過鱒魚算是不錯喔,肉質鮮嫩又蠻大條的。
餐後的甜點是鮮奶油加冰淇淋,我發現他們的鮮奶油比較不甜,但是都很大一坨。
餐後的飲料,阿妏仔點了咖啡,
咖啡是超級無敵濃縮義式咖啡,超酸的,
點過了這一次,接下來餐後飲料絕不點咖啡。
就在吃晚餐的同時,充電器沒有帶還是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
吃到一半突然靈光一閃,我想到我出國前因為行李太多,行李箱關不上,
所以有把一些充電器從中間的隔層網拿出來,放到衣服間的隙縫,
但我只有對筆電的充電器有印象,其他的充電器卻沒有什麼印象。
可是有印象就是有機會,這時眼前彷彿出現了一道曙光。
儘管露出了曙光,這個時候我還是進入混屯狀態,因為捷克比台灣晚七個小時,
所以我們用餐時間大概是台灣的凌晨兩點多,
凌晨兩點多還在這邊吃豬排,真的是意志力真偉大,
不過整個人已經陷入了神遊狀態。
吃完晚餐,導遊帶我們到隔壁的超商,買她說效果很好的優酪乳,
因為出國就最怕痾不出來,
所以有這個需要的人,大家都人手一瓶。
而我沒有這個困擾,做括約肌運動對我來說,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我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根本不需要優酪乳來助陣。
吃完晚餐,慢慢的散步回家,其實這邊的夜晚很漂亮也很舒服,
普傑米斯.歐圖卡二世廣場每一個時段都有不同的感覺,
早上、下午、晚上都有不同的樣貌,
不只時段的不同,就連廣場的四個角落拍攝出來的照片也都有不同的感覺。
晚上的氣溫雖然有點低,但是不到會冷到不想出門的溫度,
不過最主要還是瞌睡蟲的攻擊力太高強了,我完全就是無力招架!
回到飯店先找出我的相機充電器,
歡呼了一下,我就說我有檢查嘛,心中的大石放下了,呼~
一旁的阿妏仔非常冷靜的說:『這本來就該帶的啊~』
一點跟我分享喜悅的情緒都沒有。
找到充電器以後,精神只振奮了不到五分鐘,
因為真的非常的想睡覺,所以趕快洗個澡,大概才當地九點多,馬上躺平就失去意識了!
一直到隔天的早上四點半,就自動起床了。
為什麼會是四點半呢?
我們下回分曉。
我發現我們家阿妏仔,非常適合長途旅行,
因為她在交通工具上可以安然地睡覺,而且她是一個電視兒童,
她在家裡可以看一整天的電視,而且什麼類型都看,
電影、旅遊節目、美食節目、DISCOVERY.....
總之她什麼節目都可以看。
我常常跟她開玩笑說:只要一台電視跟一堆零食,她就可以過日子了。
所以她在飛機上,吃完飛機餐點就睡,
睡完就起來看電影,看完一部電影,又繼續睡,
睡醒刷個牙,又繼續看電影.....
就這樣,完全就是沒有空窗期的飛了十四個小時,
跟我呈現煎熬度過十四個小時全然的不同。
還有另外一點為什麼她適合長途旅行,我留下一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