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1年可以說是同學會年,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決定卯起來辦同學會,大家看到我的臉好像寫著同學會一樣,看到我不叫我舉辦同學會,好像很難過一樣~

這也難怪,大家出社會以後,就會開始懷念當年的純友誼(至少我是如此)

當學生沒有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在班上勾心鬥角也不會讓你有升遷的機會或者是得到老師的賞識(就算有~我也不想要!!)

所以那份純友誼大家或許會比較容易緬懷吧!

當主辦人沒有什麼不好,可以學到蠻多東西的

慢慢的會去了解,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性格,強迫不來的!

得失心也比較不會那麼重,剛開始辦同學會的時候,都會蠻在意來的人數多寡~

可是到了現在,既使只有兩三個,那也可以算是同學會!

雖然到現在大家還是會有這樣的觀念,人家來不來參加同學會,是該由主辦人負責~(真是活見鬼了)

年紀漸漸有了,有這樣的想法的人也越來越少,不過當然還是有!

因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如果可以抽個空來看一下同窗好友,這樣很好~

但是如果沒有空,並不需要去勉強,因為大家心裡一定有一個衡量標準!

當他覺得有事情比同學會重要,那同學會就會成為第二順位!

這沒有什麼對與錯,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對吧!

所以改天如果有人沒來同學會,請不要有那種:有什麼事比同學會更重要的,為什麼某某某不來!

或許真的有比同學會更重要的事也說不定!

 
前言好像講了太多,現在回歸主題~

每一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一樣,所以我很喜歡跟朋友聚在一起聊他這段時間的經歷!

一來反正沒什麼話題,除了當兵的話提可以幾乎每次聚會都聊,其他就是關心別人最近在幹什麼!

二來也可以把別人的經驗吸取,轉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一場聚會的收穫就很有價值了!

這跟每一個人的談的戀愛都不一樣,怎麼開始,怎麼去創造彼此的人生地圖,甚至是怎麼結束,都蠻耐人尋味的!

也因為這樣才會有很多憧憬,所以愛情小說才會那麼多人喜歡看~


以前念書的時候,大家都一樣,反正就是成績高與低~

出了社會,因為沒有個基準,比較的心理就會開始越來越明顯,

也因為沒有個比較基準,加上自己的經歷自己看得一清二楚,而別人的卻只能聽說~

這樣很容易有那種自己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別人一直往前大步邁進的感覺~

所以會有那種,別人的人生經歷圈圈比較大,而自己卻是一直保持原狀的在圈圈裡打轉!

別人都朝著人生目標前進,而自己的未來卻不知道在哪裡!

尤其如果自己處於在一個舒適圈的話,那要不要踏出去就會成為一個很艱難的抉擇!


不過當我跟很多朋友聊天的時候就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或許是家庭、或許是感情、或許是工作

我們沒有辦法幫忙解決,甚至了解~

說不定別人正羨慕你現在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一直堅信,不要活在別人的期許之下,當自己最快樂!

總之跟朋友小聚就會有那種:善者從之,不善者改之!的那種感覺~


參加同學會好處那麼多,說不去的人,這樣對嗎?X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agi 的頭像
    winagi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win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